1.专家谈大旱之后必有大震说法,地壳运动的原理是什么?

2.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合集

3.气候变化的地温研究方法

4.论述近代气候变化的原因

5.气候变化有哪些呢?

6.温室效应的原理?

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可分为_引起气候变化的原理

要正确理解全球变暖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科学依据:理解全球变暖需要依靠科学研究和证据。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运作原理、气候模型的构建和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等科学基础知识。基于多个独立的研究机构和科学团体的共识,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特别是由于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球的平均温度上升。

2、温室效应:理解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的核心机制之一。了解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在大气中的聚集作用,使地球表面的热量被部分保留,维持了适宜的生态环境。然而,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加强,引起地球温度的上升,加剧全球变暖。

3、气候变化的证据:认识到全球变暖并非仅仅指地球整体变热,还包括气候系统的变化。观察和理解已观测到的气候现象,如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极端天气增加等。通过科学研究以及长期气象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些变化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

4、影响与风险:了解全球变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风险。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极端天气、干旱、食物安全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重大威胁。适当的风险评估和减缓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5、全球合作与行动:认识到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需要全球各国的合作与行动。大规模减排和过渡到可持续能源是应对全球变暖的迫切需求。通过国际气候谈判、合作协议(如巴黎协定)以及各国制定和实施减排目标和政策,共同应对全球变暖挑战。

正确认识全球变暖需要基于科学事实,同时重视科学研究和举措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重要影响。了解全球变暖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意识到紧迫性并取行动来应对这一挑战。

专家谈大旱之后必有大震说法,地壳运动的原理是什么?

全球变暖和低碳经济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原理。

1. 普遍联系:全球变暖与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全球变暖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影响农业、水、自然生态系统等。而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因此,全球变暖和低碳经济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理。

2. 变化发展:全球变暖和低碳经济也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变化发展的原理。全球变暖表明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正在发生变化,需要我们取新的应对策略。低碳经济的发展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引导等手段,推动经济向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持续的推进。因此,全球变暖和低碳经济的变化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变化发展的原理。

综上所述,全球变暖和低碳经济反映了唯物辩证法中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原理。这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要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变化。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合集

地球上很多自然灾害都是由地壳运动造成的,例如说地震、火山爆发、沧海桑田等等,都是由于地壳结构改变或者是物质位变造成的运动,例如今年四川省多地发生的地震现象就是由于地壳运动导致,而四川省正位于地震带,因此受地壳运动影响较大。

地壳运动原理

众所周知我们生活的地球处在运动之中,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形成日夜交替、四季变化。地壳运动可依据运动发生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地震是人们对地壳运动最直观的了解,自然界中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相伴而生,通常都是以水平为主垂直为辅。

地壳运动形成原理

地壳运动的成因一般分为三种,首先,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引起的以黄道面为参照物发生的位置变化,这也是引起昼夜、季节、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也会引起太阳、月球对地球引力的变化,这种地壳运动也是规模最大的运动;其次,是地球的自转,这会导致地轴位置发生变化引起地极和磁极改变,引起运动;最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沧海桑田,是以地理坐标为参照物,地壳变化影响地表形态,隆起或凹陷形成的平原、盆地、山谷峻岭等。

地壳运动?

任何物质发生移动现象都有动力来源,地壳运动这种会造成大规模危害的自然现象也不例外,主要分为内部力和外部力两种,内部力就是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机械运动,例如引力、地球自转导致地轴变化等等引起岩层隆起或升降,段增受到退押或牵引发生断裂。另一种就是外部力量导致,例如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等,使得地壳中的岩石遭到破话重组,这种地壳处于长期运动但是速度相对缓慢,对于地震海啸等不易被人察觉。

气候变化的地温研究方法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合集如下:

一、基本原理

1、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包括风、气压等。大气的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球自转、太阳辐射等。

2、热力过程:热力过程是大气中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变化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这些过程在大气环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动力过程:动力过程是大气中压力、风等气象要素变化的过程,包括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这些过程对大气的运动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二、基本方法

1、观测方法:天气学通过观测大气中的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风、气压等,来研究大气的状态和变化。观测方法包括地面观测、高空观测、卫星观测等。

2、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大气的运动和变化。这种方法可以模拟复杂的大气系统,如台风、暴雨等,为气象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3、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是通过分析历史气象数据,找出大气的统计规律,如气候变化、气象灾害等。这种方法可以为气象预测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天气学的应用

1、天气学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气象预测。通过分析历史气象数据、观测数据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天气学家可以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如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这些预测结果对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农业生产需要了解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以便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交通运输需要了解天气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航班和路线;能源利用需要了解气温和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以便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3、天气学在气象服务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气象服务包括为决策、公众服务和企业生产提供气象信息。天气学家可以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和模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如制定防灾减灾政策、规划城市建设和交通等;为公众提供气象信息和咨询服务,如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等;为企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如能源利用、农业生产等。

论述近代气候变化的原因

早在1923年,美国地质学家(Lane E C)提出地表温度变化的信息向地下传播以瞬态变化的形式叠加在稳定的地温场上。1934年Hotchkiss W O和Ingersoll L R第一次利用钻孔温度测井数据计算了地表温度。随着全球变化日益突出,1990年美国地球物理学会(U)秋季年会专门组织“从钻孔温度推断气候变化”的专题讨论会;1991年国际大地测量及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20届大会上也专门组织了讨论会。国际热流委员会组建了全球变化工作委员会,推动其发展。

长周期的地表温度变化通过岩石的热传导,传入地下一定深度,成为地表气温变化的信息储存库。所以,钻孔地温测井资料是研究地表温度变化历史的理论基础。

如果不考虑地表温度变化,则在时间t=t0时,原始地温随深度变化为一条直线,并有相应的地表温度t0(见图7.1.1),而地温梯度为一常数g0。由于地表气温变化,定气温升高,由t0变为t1并一直延续至今即t=t1。则在地表层不太深的范围内,原始地温叠加有地表气温,总的温度变化成曲线,如图7.1.1中虚线所示,并可显示出相应的地温梯度。根据这样的原理,现今根据钻孔地温测量,获得地下不同深度处的地温和地温梯度等相关数据,根据热传导微分方程,即可求出该处在t0到t1时间,地表气温上升幅度(即Δt=t1-t0)。

为计算方便,定地层为无限大水平层状均匀介质,其导热率为k(z);岩石单位体积热容量为ρc(z);岩石放射性生热率为φ(z)。则有地表温度影响的地下任意深度(z)任一时刻(t)的温度为浓度和时间的函数t(z,t),可以认为是地温稳态温度T地(z)和地表气温瞬态变化叠加的函数T表(z,t)两部分组成,即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式(7.1.1)即为式(2.7.11)热传导微分方程的一个形式。

如果z=0处,T地(0)=t0;由式(2.7.1)地热流密度表达式中,当z→∞时,-k(z)=qb 为背景大地热流密度。则式(7.1.1)和式(2.7.13)相似,变为泊松方程

图7.1.1 地温变化示意图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表示该温度为稳态场。即为地热背景温度场。

式(7.1.1)中T表(z,t)为热传导的傅里叶微分方程: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边界条件为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初始条件为:T表(z,0)=0,式中TS(t)为地表温度的瞬态分量。

总的地表气温随时间变化为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也就是在钻孔测量资料中去除稳态的大地热流密度,余下的为瞬态地表气温变化温度。

图7.1.2(a)是上海气象台1880~1980年平均气温记录,可以看出有逐年升高趋势。图7.1.2(b)是根据气象模型计算的地表层温度随深度变化曲线,可以清楚看出地表层一定深度范围内有温度变化。理论计算表明,深度500 m左右的地温变化能反映近100 a以来的气温变化。

全球变化研究表明,在过去1个世纪中气温大约增高0.6℃。表明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许多研究在全球不同地区,得到基本相同数量级的结论。大致在0.3~0.8℃范围,美国Lachenbruch等人,在阿拉斯加北部对大量钻孔温度数据进行研究,结论是该地区过去近100 a来气温增高2~4℃;捷克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Cermak)博士研究古巴30多个钻孔测温资料,指出过去200~300 a间气温增高2~3℃,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教授Mareschal等研究加拿大中东部大量钻孔测温资料报道该区过去100~200 a气温增高1~2℃,此外还报道有加拿大北部极地百年变化(3℃/100 a);美国西部(0.6℃/100 a);中北部(0.5~2℃/100 a);南美[2~3℃/(50~150)a]。

图7.1.2 气温及地表层温度变化

利用四川攀西地区两个钻孔(ZK106,ZK202)测温资料进行反演计算得出该地区古气温变化,与上海气象台记录的气温对比,如图7.1.3所示。因钻孔上部有裂隙水活动,有的数据难以使用(只能剔除)。两个相距200 km的钻孔测温数据表明,该地区在1600~1920年期间地表气温升高1℃,而且这一结果与上海气象台的实际纪录(图中细线)相一致。图7.1.3中内镶图为上海台记录与钻孔资料反演结果对比的放大图。

图7.1.3 四川攀西地区气温变化

理论计算表明,地表气温变化影响地下温度变化,大约每10 a向下深入30~40 m,每百年深入100~150 m。利用地温变化反演古气温变化可达几个世纪。

有些地区的地温资料研究结果的结论是气温降低。经研究在加拿大地区气温增高起始时间大约是1890年,而在500 a前曾经历过气温下降的变冷时期,这与同位素δ18O研究结果相一致。

由地温变化推断气温变化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干扰因素也比较多,需要仔细的研究资料。

气候变化有哪些呢?

从1850年农业机械化开始以来,近100多年来的气候变化,我们称之为近代气候变化。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基本趋势是:1961年以后的世界气候与本世纪前半期相比有显著不同,而与19世纪后半期相类似。从19世纪末期开始,到20世纪40年代,是世界性气候增暖时期,增暖的趋势在20世纪40年代达到顶峰,以后温度下降,20世纪60年代后变冷更加明显,这次变化很可能是近10000年来的一次气候振动。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据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气候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性气候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气候变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带甚至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气候变化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据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5℃,全球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所受损失尤为严重;如果升温4℃,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经济重大损失。据2006年中国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农业、水、自然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等方面,可能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北方地区水供需矛盾加剧、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台风和风暴潮频发、沿海地带灾害加剧、有关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受到影响。 目前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人类今日所作的决定和选择,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走向。今日,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如果情况持续恶化,于本世纪末,地球气温将攀升至二百万年来的高位。 过去一百多年间,人类一直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来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燃烧这些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使得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还有约1/5的温室气体是由于破坏森林、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而排放的。另外,一些特别的工业过程、农业畜牧业也会有少许温室气体排放。 在中国,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19年至2005年,煤炭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平均比重为72.4%。在各种能源消费量的相对变化上,虽然煤炭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其绝对消费量却在不断上升,目前,煤炭消费占约67%,加之中国能源效率并不高,如此高度依靠煤炭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问题,人们只有一个选择:必须立即取行动。 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 温室原理: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则为长波辐射。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力较强,对短波辐射的吸收力比较弱。 白天,太阳光照射到地球时,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部分被反射回宇宙,大约47%左右的能量被地球表面吸收。 夜晚,地球表面以红外线的方式向宇宙散发白天吸收的能量,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结果,大气层就如同覆盖着玻璃的温室一样,可以保存一定的热量,使地球不至于像月球一样,被太阳照射时温度急剧升高,不见日光时温度急剧下降。 怎样认识温室效应: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将会冷得不适合人类居住。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表面温度会是零下18摄氏度。正是有了温室效应,才使地球温度维持在15摄氏度。我们所熟知的月球,由于没有大气层,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摄氏度,而夜晚温度却能降到零下183摄氏度。 为什么地球会变暖?很简单,收支不平衡。好比存钱,地球银行获得的收入(热量)大于花费(辐射出去的能量),自然温度就升高了。 导致温室效应的一大主因就是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的增加,加强了温室效应,而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如今,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滥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严重性和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的了解仍在不断深入,但科学家已证实了以下几点: 1.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在大气层里形成了温室效应,阻止热力反射回太空,使地球气温持续上升 2.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会释放更多二氧化碳至大气层 3.二氧化碳虽不是最强的温室气体,但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度提高,成为增强温室效应的元凶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六十五万年来最高 5. 90年代可算是历史上最热的十年,而1998年是当中最炎热的一年 以下数点也得到了广泛认同: 6. 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平均温度将比工业革命之前上升摄氏1.3度看来是无可避免的。限制升幅在摄氏2度以内,是防止气候变化带来更严重灾难的唯一方法 7. 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再不被控制,气候变化的速度将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 8.气候反馈机制极可能带来急剧而不能补救的连锁反应,没有人知道气候变化到了什么程度会导致“世界末日”

温室效应的原理?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迁。

地质学上的证据显示出在地球整个的自然历史中,至少有十分之九的时间是温暖气候所主宰的时代,如古生代早期,从寒武纪起,经奥陶纪、志留纪至泥盆纪,漫长的2.5亿年中;整个中生代至新生代的新第三纪的约2亿多年,气候都是以温暖为优势,当然其中肯定包含间隔着若干个短暂的寒冷时期(冰期)。

为冰期所中断的时期的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难以确认,但仅从对地层沉积物的研究上来看,似乎在前寒武纪(距今6亿年前)和石炭、二叠纪(距今3.5亿~2.25亿年)曾出现过大冰期。

在最近的一百万年中以寒冷气候为主导,即第四纪大冰期时期。北极地区的冰盖向中纬度地区大幅度扩张,最强盛的时候到达过北纬57度,某些地方冰盖的厚度达2千米。

大冰期中间隔着温暖的间冰期,冷暖的气候变迁引起冰川的消长进退,对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地貌研究表明,第四纪冰期分为四个冰期,为三个相对温暖的间冰期所分隔。冰期与间冰期相比较,中纬度地区的山地雪线升降幅度可超过1200米。

在我国北方第四纪沉积层所出土的化石中,代表寒冷气候和温暖气候的生物,前者如披毛犀、猛犸象、虎耳草和阴地蕨等,后者如梅氏犀、水牛、榆属、柳属等,证明了第四纪时期我国的气候变迁。

再如广泛分布于西北和华北的黄土沉积和其下的红土层,显示出温暖气候向寒冷干燥气候的变迁。当第四纪时,不仅我国的西部高山,而且中、东部的秦岭太白山、台湾玉山都分布有冰川。

大约1万年以前,气候转暖,冰川退缩,地球再次进入了温暖的间冰期。

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大冰期以后,地球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在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前最为温暖,被认为是冰期以后的气候最适期。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高2~3米,北冰洋的冰在夏季可能全部融解;现在非洲的撒哈拉和中东的沙漠带,在当时气候要湿润得多。

在公元前900~公元前450年前,即所谓铁器时代的早期,欧洲的气候进入了冷湿时期,阿尔卑斯山的冰川显著扩张;从爱尔兰到德国的许多泥炭层剖面中显示出2500年前在这一广大地区分布着沼泽;北美洲落基山北纬50度以南所发现的现代冰川遗迹大多在这个时期形成。

此后,大致在公元1000~1200年,南、北半球的气候又处于适宜的温暖状态,也被称为“第二个气候最适期”。当时格陵兰岛南部的气温据推测比现在高4摄氏度左右。由于气候比较适宜,维金人在公元982年移民到格陵兰定居。

公元1430~1850年间,北半球的气候转冷,特别是在1650~1750年间,被称为“小冰期”。伴随着寒冷期气候而来的,是中纬度地带的湿润,雨量的增加使这一时期里海的水平面较之以前和以后几个世纪高出了5米以上。1850年以后,气候又出现增温的趋势。

随着近、现代科学观测的日趋完善,气候变迁的研究有了可靠的数据基础,其科学原理被逐渐揭示出来。

原理:

宙中任何物体都辐射电磁波。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它发射的电磁波长很短,称为太阳短波辐射(其中包括从紫到红的可见光)。地面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向外辐射电磁波而冷却。

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在经过地球大气时的遭遇是不同的: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却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它自己也向外辐射波长更长的长波辐射(因为大气的温度比地面更低)。

其中向下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逆辐射。地面接受逆辐射后就会升温,或者说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扩展资料: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

大气中每种气体并不是都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地球大气中起温室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里昂以及水汽等。它们几乎吸收地面发出的所有的长波辐射,其中只有一个很窄的区段吸收很少。

地球主要正是通过这个窗区把从太阳获得的热量中的70%又以长波辐射形式返还宇宙空间,从而维持地面温度不变,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数量和品种,使这个70%的数值下降,留下的余热使地球变暖的。

百度百科——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