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谁能介绍一下德班会议的背景?

2.华东林业产权的新闻

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哪些大国在退出,为什么退出

4.基础四国的发展历程

5.德班世界气候大会的谈判

德班气候大会中国代表队_中德气候会议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但在这一议题上,各国矛盾重重,达成一致殊非易事。

有谁能介绍一下德班会议的背景?

时间

11月28日至12月11日.

议题:

1、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量化减排指标;

2、明确非公约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承担与其它发达国家可比的减排承诺;

3、落实有关资金、技术转让方面的安排;

4、细化《坎昆协议》中有关“三合”和透明度的具体安排。

结果:

大会坚持了巴厘路线图,在《公约》和《议定书》框架内进行谈判,各缔约方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进行了为期近14天的“马拉松”式谈判,最终大会通过了《议定书》工作组和《公约》之下的“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的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取得积极成果。

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将主要负责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公约》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者法律成果,这项工作将于2012年上半年开始,不晚于2015年结束。各缔约方要在工作组工作的基础上,从2020年开始根据该法律工具或者法律成果探讨如何减排,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大会还宣布,继续《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于2013年开始实施,避免了《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出现空当。会议还决定正式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并成立了绿色气候基金管理框架。此外,大会还对适应、减缓、技术转移等问题作了安排。

华东林业产权的新闻

最近三年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2010年坎昆会议,2011年德班会议。

 2010年坎昆会议之前,业内人士预测坎昆会议结果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大会最终达成一项实质性协议,为明年南非德班气候大会完成“巴厘路线图”谈判、缔结最终协议铺平道路;另一种是只达成一项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的协议,为德班会议和未来的气候谈判蒙上阴影。现在看来本次结果介于二者之间。

11日,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通过了决议,合称《坎昆协议》,其成果包括: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在多边机制下被正式承认,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并进行年度报告。发展中国家的减缓行动也正式在多边机制下被承认;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绿色气候基金成立,邀请世界银行作为该基金的托管人,并成立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成员组成的“过渡委员会”进行管理。据协议,发达国家承诺,在2010-2012年的三年时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并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长期资金,这些在哥本哈根大会上确定的目标终于在此次会议上得到落实。

坎昆气候会议存在着诸多的两面性:一方面,坎昆会议可在一些具体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使人类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取得一定成绩;另一方面,坎昆会议又难以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不可能达成全面性协议。最终,《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对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在本次《坎昆会议》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量化指标。这将是明年南非气候会议的重大议题。

现在看来,一方面,坎昆会议使全球气候谈判回归正常轨道;另一方面,坎昆会议又很难为明年的南非德班会议铺平道路。与此同时,坎昆气候大会未能完成“巴厘路线图”的谈判。这意味着,明年南非谈判任务将十分艰巨。如何让美国转变态度和发达国家达成具体减排目标等问题都是南非大会需要解决的。

资料来源:全球节能环保网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哪些大国在退出,为什么退出

2010年12月6日,华东林业产权挂牌成立暨签约仪式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下帷幕!这标志着,浙江省内的森林交易便拥有了统一、规范、公开的平台,林权交易人的合法权益有了更大的保护,更有利于建设林业产权制度。华东林交所的成立,是推动我省林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省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夏宝龙表示,成立华东林业产权,不仅是贯彻中央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森林浙江”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森林,增加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行动,还是林业和金融相互结合,森林变资产和资本,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现代林业发展的有益探索。

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说,成立华东林业产权,建立统一、规范、公开的森林资产,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操纵,在更大范围开展林权交易,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作为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措施,林权进入市场化运作后,能够利用市场机制解决林农抵押担保难的问题,提高银行为林业企业、林农提供的积极性,促进林农增收。

在揭牌仪式上,华东林业产权还与浙江农林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共同加强碳汇林业评价体系研究,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与国家衔接、符合国情的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和标准。 经国家林业局同意,由华东林业产权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合作开展的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于2011年11月1日在浙江义乌正式启动。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树丛、浙江省委常委副葛慧君、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司长封加平、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国家林业局人事司司长谭光明、浙江省金融办主任丁敏哲、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会长李怒云、义乌市委副书记陈秀仙等领导出席仪式,浙江省副秘书长陈龙主持仪式。启动仪式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树丛首先为华东林业产权颁发了“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铜牌。华东林业产权将率先以“试点平台”的身份,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携手探索规范、安全、有效的林业碳汇交易模式。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10家企业签约认购了首批14.8万吨林业碳汇。

在启动仪式上,浙江省委常委副葛慧君还颁发了“浙江林业小额股份有限公司”的铜牌,据悉,该小贷公司是全国首家林业行业性小额公司,主要服务于华东林业产权会员、林业小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造林大户以及广大林农。重点发放林权抵押和林业小企业短期原料收购资金等。 林业碳汇交易带来灵感

德班大会正式开幕,世界各国围绕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着激烈而复杂的谈判过程。作为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一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因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上的举措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最近,中国以华东林业产权为载体,启动了林业碳汇交易试点,主要用于抵消企业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国内许多企业参与并认购了首批碳汇指标,与此同时该项目也吸引了许多国外投资者的目光。但是自愿者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仍是个未知数。

为此CCTVnews制作了绿色报告,特别报道。以下是新闻内容。在国内,林业碳汇交易仍处于早期阶段。然而,就在启动仪式几个星期之后,第一批海外投资者闻讯而至。

来自中石油伦敦公司的碳排放交易员Garth Edward说:现在绝大部分的碳排放交易都发生在欧洲,但是我们也对中国的碳市场发展非常感兴趣。

华东林业产权是当前国内唯一的林业碳汇。简单的说,林业碳汇是指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或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政策、管理和碳贸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现在大约有50余家中国企业参与碳汇交易,从投资领域到高耗能企业都有。目前,所有的碳汇购买都基于自愿者市场,对于这些首批参与者来说,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响应减排号召,彰显企业社会责任。

华东林业产权的董事长沈国华说:“现在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来获取碳汇,但是一旦将来变成强制性市场,那么这个价格就要高了。所以企业为了将来的发展,未雨绸缪,可以从现在开始布局。”

然而,这并不像听起来这么容易。仍旧有许多问题等待确认。什么样的林地才能作为碳汇林?谁来确定碳汇林吸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怎样获得国际买家的认可?

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说:“这是个重大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标准是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参考国际标准制定的。但是我们势必要建立自己的规章制度。”除了企业来询问碳信用额以外,还有许多林地所有者也相当关注,他们想知道,自己有一片林地,是不是就可以当做碳汇林进行交易。但是截至目前为止,第二笔交易仍在中,因为他们的理解都错了。事实上,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增加森林覆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此同时,先行者和投资者在尝试建立一个市场化的林业碳汇,使得林业碳汇可以自由流通。尽管各界对林业碳汇看法不一,但是无论如何,碳市场开始在中国扎根了。 12月4日,德班气候大会“中国角”系列边会在南非德班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首次以代表团名义,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期间举办“中国角”系列边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德班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为活动揭幕。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中国应对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主持了启动仪式。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华东林业产权董事长沈国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作为气候大会非人士应邀出席会议,并与与会人士就增加森林碳汇、建立国内碳交易市场、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解振华副主任在致辞中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刻不容缓,国际社会应同舟共济,各尽所能,共同行动。中国愿意按照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承担减排的国际责任,将以开放、积极、富有建设性的态度与所有国家团结合作,推进德班气候大会取得积极成果。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谈判首席代表苏伟说,中国不排除签署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的可能性。但在何时以及以何种形式接受,这取决于谈判。苏伟强调,中国已经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通过规范自愿减排交易和排放权交易试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苏伟说,通过此次“中国角”活动,国际社会将深入了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行动、成就和进程。

据悉,此次“中国角”系列边会从12月1日到12月9日,约安排23场活动,主要展示中国在低碳发展、适应能力建设、气候融资、企业行动等方面所作的努力,活动形式包括论坛、新闻发布会、研讨会、展览等。官员、学者、专家、企业等在这里轮番登场,告诉世界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和将来要做什么。

基础四国的发展历程

气候大会开的比较不愉快的几届主要是09年哥本哈根的COP15、10年的坎昆COP16、11年的德班COP17、12年多哈的COP18,这几年主要是因为《京都议定书》的续约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愿意在经济发展问题上进行妥协,在关键的减排问题上置全球人民的健康和福祉于不顾,互相扯皮、攻讦、推诿,相继以退出为要挟,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以遏制气候灾难为目标的气候大会上大打政治牌的丑陋表演。扯皮主要在美国、日本、加拿大、中国、印度等几个碳排放大国之间进行。

2015年巴黎的COP21开得还算相对成功的,来自195个国家的代表终于就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巴黎协定》。协定在总体目标、责任区分、资金技术等多个核心问题上取得进展,被认为是气候谈判过程中历史性的转折点。

德班世界气候大会的谈判

从2007年的巴厘岛气候大会(COP13)开始,四国之间就开始了就气候议题的磋商。

2009年12月15日,“基础四国”部长首次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就“单轨”与“双轨”等原则重申立场,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

2009年12月16日,“基础四国”再次联合迫使不正常的“丹麦文本”撤出了谈判程序。

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前,“基础四国”召开了第五次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就坎昆会议的形势进行了磋商,并支持在坎昆气候大会上达成建立新的气候基金,兑现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的短期承诺。

2011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基础四国”第九次气候变化部长级磋商会议在北京举行,就德班会议前景和谈判中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2011年12月3日,由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组成的基础四国在德班气候大会期间共同发布一篇题为《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报告。报告为如何分配剩余的大气空间以及如何分配发展时间及提供了可操作建议。

2011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基础四国”第九次气候变化部长级磋商会议在北京举行。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率团与会,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李燕端出席会议。巴西、南非、印度的相关主管官员与会。会议将就年底德班会议前景和谈判中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2011年10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南非德班气候变化会议召开在即,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确定、延续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应对于第二承诺期作出明确指标承诺,这是德班会议取得成功的关键。

德班气候大会于2011年12月11日早晨5点半落下帷幕,大会通过了“德班一揽子决议”(DurbanPackageOutcome)。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德国和丹麦分别注资4000万和1500万欧元作为其运营经费和首笔资助资金。

“这是一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不仅仅因为它是历史上耗时最长的气候大会,而且为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描绘了详细图景。”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里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