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文言文《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整理

2.文言文古今异义“气象万千”中的“气象”

3.船山记文言文

4.讲美的文言文

5.著名山水游记文言文

6.帮忙找古诗、文言文(找到追加100分)

气象万千文言文怎么说的_气象万千文言文怎么说

1.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梳理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piaoxu28 《岳阳楼记》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整理人:张彩霞一、文学常识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

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谥文正,有《谥号文正》传世。

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渔家傲》。

欧阳修曾称《渔家傲》为“穷塞主词”。著作为《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在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记”:是古代的散文。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分为碑记、游记、杂记、记---事。

二、重要生字三、重点解词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霪(yín)雨心旷神怡(yí)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潜行(qián)浩浩汤汤(shāng)潇(xiāo)湘属(zhǔ同“嘱”)1、予观乎巴陵胜状优美的2、衔远山,吞长江连接吞吐3、朝晖夕阴日光阴天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5、前人之述备矣详尽6、南极潇湘直达7、多会于此聚会8、*雨霏霏,连月不开雨或雪繁密的样子放睛9、阴风怒号呼啸10、薄暮冥冥迫近11、登斯楼也这12、则有去国怀乡。

2. 《岳阳楼记》文言现象 总结

一词多义 夫: 1)予观夫巴陵胜状 那 2)夫环而攻之 发语词,不译 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雄伟景象 极: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尽 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穷尽 3)感极而悲者矣 十分 或: 1。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2。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空: 1。浊浪排空 天空 2. 长烟一空 消散 通: 1。政通人和 顺利 2 。北通巫峡 通向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 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7.锦鳞游泳(用锦鳞代指鱼群) 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事态; 今义:天气变化) 2.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4.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5.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6.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 7.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 今:准备) 8.增其旧制(古:规模 今:制度) 9.作文(古:写文章 今:作文) 通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 2.百废具兴(通“俱”,全,都)

对于文言现象的学习,如果掌握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先从课本上比较熟悉的文言文开始,反复联系摸索。然后再拓展自己的阅读量和文言知识含量。本人觉得有两本书对于高中文言知识的复习非常不错,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学考必备》和《高中文言文考点必备》。对于文言知识归纳得很详细具体。

3. 岳阳楼记知识点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句式等

岳阳楼记-字词解释 (1)注音 谪(zh6) 郡(j)n) 属(嘱)(zh()予(y*) 浩浩荡荡(sh1ng) 潜(qi3n) 冥(m0ng) 顷(q!ng) 汀(t9ng) 皓(h4o) 宠(ch%ng) 偕(xi6) 耶(y6) 噫(y9) 嗟夫(ji5)(f*) (2)通假字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 (3)词语 ①百废具兴:许多被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了.②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③霪雨霏霏:连绵繁密的雨.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4)译句 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译:(洞庭湖)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译:或早或晚,(一天里)湖面上有时洒满阳光,有时又是一片昏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译: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远离国都(朝廷),思念故乡,担心别人诽谤,害怕别人讥讽,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横生而悲伤的情绪了.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译: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译:在高高的朝廷(做官)就为人民忧患,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⑥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译:那他一定会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就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吧.⑦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啊!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同道呢?(“吾谁与归”即“吾与谁归”,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4. 概括岳阳楼记第5段(不要用文言文,用白话文啊)

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5. 岳阳楼记的归纳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祐四年(1052 年)。范仲淹,字希文。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苏州市吴中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 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陕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翻译

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在岳阳楼上刻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流水,水波浩荡,无边无际,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如果遇上那阴雨连绵(的日子),数月不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星星隐没了光辉,山岳潜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这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一种远离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害怕诋毁,满目凄凉,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万分的心情。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的海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和小洲上的花草,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来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啊?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那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时间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通假字: ⒈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⒉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古今异义词?⒈气象万千古义:事态; 今义:天气变化⒉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⒊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⒋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⒌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⒍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⒎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 今:准备⒏增其旧制古:规模 今:制度⒐作文古:写文章 今:作文⒑至若春和景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11则有去国怀乡古:国都;今:国家⒓则有去国怀乡古:离开;今:前往⒔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经;今:品尝⒕越明年古:及,到;今:越过⒖宠辱偕忘古:荣耀;今:恩宠⒗沙鸥翔集古:群鸟停息在树上;今:集体,集中⒘进亦忧古:在朝廷做官;今:前进⒙退亦忧古:不在朝廷做官;今:后退

6. 归纳一下岳阳楼记

通假字:(1)百废具兴 具:通“俱”,全,都(2)属(zhu,三声)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咐,嘱托(3)郁郁青青 青:通“箐”,花盛叶茂的样子一词多译(1)观予观夫巴陵胜状(观: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景象)(2)和政通人和(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和煦)(3)极 南极潇湘(极:到达)感极而悲者矣(极:极点)(4)空浊浪排空(空:空中,天空)而或长烟一空(空:消散)(5)或而或长烟一空(或: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有的)(6)通政通人和(通:通顺,通畅)北通巫峡(通:直通)(7)一而或长烟一空(一:全,都)一碧万顷(一:一片)古今异义(1)夫古义: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 例句:予观夫巴陵胜状今义:丈夫,夫人(2)横古义:广远(例句:横无际涯)今义:与“竖”相对(3)观古义:景象(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今义:看(4)宠古义:恩宠,荣誉(例句:宠辱偕忘)今义:偏爱(5)排空古义:冲向天空(例句:浊浪排空)今义:全部去除掉(6)南极古义:向南面到达(例句:南极潇湘)今义:地轴的南端(7)进古义:在朝廷(例句:进亦优退亦优)今义:与“退”相对词类活用(1)百废具兴(废:形容词用作名词,废弃的事)(2)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北:往北。

南:往南。两个都是名次用作动词)(3)或异二者之为(为:动语用作名词,心情)(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活用作动词,做太守)(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均为方位名词作动词(6)优谗畏讥(谗:名次用作动词,说别人坏话)虚词1,嗟夫叹词,相当于“唉”2,然则何时而乐耶?耶:语气助词,表疑问,相当于“呢”3,至若春和景明至若:用在一段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近似于“至于”“又如”4,感极而悲者矣而:连词,相当于“一直到”5,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议论之词,近似于“像那”6,乃重修岳阳楼乃:副词,于是,就楼主~这可是我从《中学文言文》上一个字一个字抄上来的累了`。

语文文言文《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整理

1. 《岳阳楼记》历年中考试题(用原文填空),越多越好

1. 安顺市(09贵州省) 二、阅读能力考查.〔 60 分) (一)阅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完成10-14题.( 12 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0 、下面一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人持汤抚灌(《送东阳马生序》 ) B .朝而往,暮而归(《 醉翁亭记》 ) 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C .前人之述备矣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 分) ( 1 )薄暮冥冥 ( 2 )多会于此 ( 3 )春和景明 ( 4 )不以物喜 1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①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 微斯人,吾谁与归? 13 、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 分) 答: 14 、《 岳阳楼记》 中写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的当今社会有没有像古仁人那样为了他人或工作,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人物?请举出一例,并对他(她)的精神作简评.( 2 分) 10、(2分)B 11、(2分)(1)迫近 (2)在,到 (3)日光 (4)因,因为 12、(4分) ① 这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

(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②(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或“除了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13、(2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2分)无固定答案。 一。

2004玉溪市四、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10分)[甲]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哀转久绝 消失 群响毕绝 消失 B.属引凄异 延续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一类C.至若春和景明 和暧 地利不如人和 和顺 D.把酒临风 面对 临溪而渔 靠近 答[ ]12.下列句子加点的“则”字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则”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 如果 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也 那么C.(驴)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可是 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就 答[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 14.甲选区文第2段和乙选文2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甲选文第2段: 乙选文第2段: 15.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 (1分) (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 (1分)一.11.A 12.D 13.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14.渲染了一种凄凉萧杀的气氛。

渲染了一种恬静、畅快、明朗的气氛。 15.(1)“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2)“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二.2004年临沂市(一)《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0-13题。

(8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鉴物之情,得无异乎?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胜: 晖: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文: 12.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中心。

(2分)答: 13.“。

2. 岳阳楼记中考题

《岳阳楼记》中考题专练 一、(2006北京课标B)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1—15题。

①若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馋谗畏讥 乐以忘忧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山岳潜形 潜:——(2)薄暮冥冥 薄:——(3)把酒临风 把:——(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 微斯人,吾谁与归?14.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1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 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2分) .‘答案 :11.D 12.(1)隐没 (2)迫近 (3)持、执 (4)曾经13.(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1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5.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2006河北非课改)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方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文章的作者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2分)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2分) ①前 人 之 述 备 矣。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2分) 答 , 7.根据你对文章中加线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①天涯海角 涯: ②日薄西山 薄: ③白头偕老 偕: ④如临大敌 临: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译文: 9.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答: 10.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 的文字。

(3分)答: 。答案 : 4.(2分) 北宋(宋代) 范仲淹5.(2分) 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6.(2分) 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7.(4分) ①边 ②迫近③一起 ④面对8.(2分)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桨折断。9.(3分) 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 高尚情操。

10.(3分) 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

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三、(2006重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5题。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是进亦忧,退亦忧( )(3)微斯人,吾谁与归(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2分)14.“微斯人,吾淮。

3. 求一篇跟 《岳阳楼记》相似的中考文言文阅读 附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①登斯楼也 斯: ②则有心旷神怡 怡:

7.解释下列各句中的“然”字。(3分)

满目萧然(《岳阳楼记》) 然: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然: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 然:

8.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2分)

答:

八.(一)(7分) 6.(2分)①斯:这,这个。 ②怡:愉快、愉悦、和悦 7.(3分)①……的样子 ②对(的)、是(的)、正确 ③这样 8.(2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 岳阳楼记阅读题(中考版)

岳阳楼记 习题精选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 C.而或长烟一空 ( ) 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 此乐何极 ( ) 3.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5.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薄暮冥冥,________. ① 虎啸猿啼 ② 樯倾楫摧 ③ 连月不开 ④ 日星隐耀 参考答案: 1.C 2.A.取胜 好,美 B.散尽 放晴 C.全 表数量 D.到 穷尽 3.B 4.C 5.③④②①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练习. 1. 概括一,二两段的段意. 2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前人之述"指的是___________,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 分别默写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和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 参考答案: 1.第一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盛况,作"记"缘由. 第二段:总写岳阳楼的大观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唐贤今人诗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习题精选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 C.而或长烟一空 ( ) 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 此乐何极 ( ) 3.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5.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薄暮冥冥,________。

① 虎啸猿啼 ② 樯倾楫摧 ③ 连月不开 ④ 日星隐耀 参考答案: 1.C 2.A.取胜 好,美 B.散尽 放晴 C.全 表数量 D.到 穷尽 3.B 4.C 5.③④②①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练习。

1. 概括一、二两段的段意。 2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前人之述”指的是___________,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 分别默写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和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 参考答案: 1.第一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盛况,作“记”缘由。

第二段:总写岳阳楼的大观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政通人。

5. 关于岳阳楼记的中考题有哪些

一。

2004玉溪市四、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10分)[甲]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哀转久绝 消失 群响毕绝 消失 B.属引凄异 延续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一类C.至若春和景明 和暧 地利不如人和 和顺 D.把酒临风 面对 临溪而渔 靠近 答[ ]12.下列句子加点的“则”字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则”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 如果 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也 那么C.(驴)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可是 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就 答[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 14.甲选区文第2段和乙选文2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甲选文第2段: 乙选文第2段: 15.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 (1分) (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 (1分)一.11.A 12.D 13.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14.渲染了一种凄凉萧杀的气氛。

渲染了一种恬静、畅快、明朗的气氛。 15.(1)“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2)“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二.2004年临沂市(一)《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0-13题。

(8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鉴物之情,得无异乎?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胜: 晖: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文: 12.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中心。

(2分)答: 13.“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2分)答: 二.10.胜:美好 晖:日光 11.这就是岳旭楼的雄伟景象 12.写洞庭湖全景 (2分) 13.唐贤今人诗赋 三.2004年大连市二、文言文阅读(15分)(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①登斯楼也 斯: ②则有心旷神怡 怡: 7.解释下列各句中的“然”字。

(3分)满目萧然(《岳阳楼记》) 然: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然: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 然: 8.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2分)三.(一)(7分) 6.(2分)①斯:这,这个。 ②怡:愉快、愉悦、和悦 7.(3分)①……的样子 ②对(的)、是(的)、正确 ③这样 8.(2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四.2004朱周市二、阅读(本大题含23个小题,共50分)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4~13题。

(15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4.在(甲)段横线上填写原文。 (1分) 5.(甲)段描写的内容是 (1分) 6.“朝晖夕阴”的“晖”,意思是 (1分) 7.请你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涯”字的古诗名句,要求句中的“涯”与(甲)段中“横无际涯”的“涯”表意相同。

(2分) 答: 四.3评分说明: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作者观点谈出同意、不完全同意、不同意的理由1分,理由充分1分,表述1分(标准同2)。

4. 衔远山,吞长江(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5. 岳阳楼之大观(或洞庭湖(岳阳楼)的雄伟景象)6. 日光(或阳光)7. ①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天涯若比邻) 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或断肠人在天涯) (标准同4)五.2004北京海淀卷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22~26小题。(12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

文言文古今异义“气象万千”中的“气象”

初?二?年?级?语文导学练讲学稿《岳阳楼记》(师)

课?题?27《岳阳楼记》?课?型?:讲读?主备人?封毅

审核;初二年级组姓名:2008?年?5月?6?日

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5、?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课时安排:四课时

课文导读:《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学热身。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朝晖?夕阴?迁客骚人?

霪雨?霏霏薄暮冥冥?

潜形?岸芷汀兰皓月?

心旷神恰宠辱偕志?浩浩汤汤?

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新课: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胖子京谪守巴陵郡:滴,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州郡的长官。?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增其旧制:制,规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于观夫巴陵郡胜状:胜状,胜景,好景色。浩浩场汤: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朝晖夕阴:或朝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述,论述。备,详尽。

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南极潇湘:极,尽。潇湘,潇水湘水。迁客骚人:迁客,谪迁的,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霪雨: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开,放晴。?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

墙倾楫摧:墙,桅杆。楫,船桨。薄暮冥冥:薄(比),迫近。冥冥,天色昏暗。?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至若春和景明: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近似“至于”“又如”。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光。?一碧万顷:万顷,极言其广。?沙鸥翔集: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顿。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游泳:锦鳞,指美丽的鱼儿。?岸立汀兰:蓝,香草。汀,水中的小洲。?郁郁青青: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浮光跃金:跃金,金色的月光闪耀跳动。

静影沉璧:壁,圆形的玉。?此乐何极:何极,哪有穷尽。?宠辱偕忘: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把酒临风:把,持,执。临风,迎着清风。

6、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或异二者之为: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为,这里指心理活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

其必曰‘优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呼: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无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吗?微,无、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四、积累文言现象:

1、一词多义。

⑴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⑵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

⑶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⑷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

⑸一:一碧万顷(一)?长烟一空(全)

⑹极:南极潇湘(尽,直通)?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此乐何极(穷尽)

⑺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⑻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2、通假字。

⑴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⑵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⑴?气象万千(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⑵?微斯人(微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⑴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置)

⑷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⑸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6、流传至今的成语。

政通人和?浩浩汤汤一碧万顷?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百废具兴

二、研讨课文:

1、朗诵全文。

2、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

速背诵。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全文共6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全文的主体)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第四部分(6段):点明作“记”的时间。(这是全文的核心。)

3、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4、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5、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7、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8、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9、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10、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2、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

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借代)

13、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现

箴之意。

14、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15、提问: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调明“古六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三、写作特色:?

1、繁简得宜,层层蓄势。

2、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

四、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五、教学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弓!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四题。

2、预习《醉翁亭记》。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对本文段理解不正确的是(B?)。

A.本段开头以“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相比较,引出了下文的议论。?B.“退亦忧”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呼应。

C.“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D.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

2、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C?)。

A.浩浩汤汤(?shāng?)

宠辱偕忘(?jiē?)?xié

B.岸芷汀兰(?dīng?)?tīng

谪守巴陵郡(?zhé?)

C.一碧万顷(?qǐng?)?

霪雨霏霏(?yín?)

D.心旷神怡(?yí?)?

阴风怒号(?hào?)?háo

⒉对下列画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C?)。

A.予观夫巴陵胜状(好的景色)

朝晖夕阴(日光)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任……太守)

百废具兴(兴办)

C.南极潇湘(尽)

薄暮冥冥(跟“厚”相对)

D.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⒊下列画线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A.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去国怀乡

敌国外患

C.长烟一空

一碧万顷

D.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⒋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D)。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⒌下列不是对偶的一项是(?C?)。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岳阳楼记》选自《》,作者,字希文,宋朝家、?

家。

⒎《岳阳楼记》为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

”的远大政治抱负。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⒏选出对加点字“或”、“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也许?因为B.或者?心情

C.也许?心情D.或者?因为

⒐请给下面一句话划分节奏。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⒑选出对“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悲苦两种情况。

B.指“唐贤”与“今人”这两种不同的人。

C.指“迁客骚人”中览物而喜与览物而悲的两种情况。

D.指“忧谗畏讥者”和“心旷神怡者”.

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正确意思是: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⒓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抒发作者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13、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船山记文言文

气象的古义: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

拼音:qì xiàng

引证释义:瞿秋白《赤俄之归途》:“农业经过旱灾也有复生气象,真有些神妙。”

近义词:形象、景象、天气、地步、气候、情景、现象、景色、形势、局面。

扩展资料:

形象 [ xíng xiàng ]?

1、人的形状相貌;模样。

2、指描绘或表达具体、生动。

3、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加工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有形或无形的图画。

引证释义:张贤亮《灵与肉》三:“这些毫无文采的语言,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他工作的意义。”

讲美的文言文

1. 岳阳楼记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范仲淹逸事(王耀辉) 范仲淹在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之前,其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大体是在攻苦食淡的艰难生活中度过的。

景德初,仲淹随继父至淄州(今山东淄博),就读于长白山澧泉寺,每日里只以粟米熬粥,待冷凝之后分为四块,早晚各吃两块,至于佐食的菜肴,就更谈不到了,常常只能“断数茎,入少盐以啖之”。二十三岁时得知身世,感泣辞母,只身赴南都应天府(今南京)书院,其后直到进士及第,更是过了五年的“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

据仲淹《年谱》,仲淹在应天府书院“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以水沃面。往往粥不充,日昃始食”。

《宋史》列传第七十三记仲淹这一段时间的生活,与《年谱》所记也大体一致。其实,即使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之后,相当一段时间,他的生活状况也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晚年在《告子弟书》中仲淹回忆这一时期的生活时就谈道:“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这应该是确实的。

天禧元年徙集庆军节度推官离开广德时,仲淹无一点积蓄,只得卖掉唯一的一匹马以充行资。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

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

偶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吧。啊。

2. 游沙湖记 文言文翻译

一、白话译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称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那里查看田地,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慧过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把手当作嘴巴,你把眼当做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清泉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词:“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当天,我和庞安常喝得非常痛快才回去。

二、作品原文

游沙湖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将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时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又名《游兰溪》,作者当时四十七岁。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知湖州,谏议大夫李定国。御史何大正上奏,诬他作诗文谤刺当朝,因而被下狱,当年十二月出狱,责受黄州团练副使,空挂虚名。当时作者打算在沙湖买田未成,去相田时认识了医生庞安常,因而创作了这篇作品。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百度百科—游沙湖

百度百科—苏轼

3. 游华山记文言文翻译

《游玉华山记》宋.张缗 由宜君县西南行四十里,有山夹道而来者,玉华也。

其南曰野火谷,有石常燃,望之如爨烟,而莫知其所自也。野火之西曰凤皇谷,则唐置宫之故地也。

今其尺垣只瓦无有存者,过而览之,但见野田荒草而榛荆也。其西曰珊瑚谷,盖尝有别殿在焉。

珊瑚之北曰兰芝谷,昔太宗诏沙门玄奘者译经于此,其始曰肃成殿,后废而为寺云。中有石岩崭然有成,下有凿室,可容数十人,有泉悬焉,势若飞雨;有松十八,环其侧,皆生石上,高可十寻,端如植笔。

其西且南有崖曰驻銮,其始入也,双壁屹然,如削石而成,既至其处,若视瓮。侧有泉飞而下,如悬布,如喷珠,其名曰水帘。

稍北,有崖与泉,亦若是而差小焉。治平三年夏五月丁巳,余与六人者来游,乃相与坐石荫松,听泉而饮之。

已而,览故宫以徘徊,问遗事于田老。方嚣然不欲归,而余与六人者,或有官守,或以事牵,其势不可久留,既宿而遂去。

然而,相视有不足之色。余为之言曰:夫山林泉石之乐,奇伟之游,常在乎穷僻之处,而去人迹甚远,故必为野僧方士与夫幽潜之人所据而有也。

然幽潜之人知好之而力不足以营之,惟佛老之说可以动人,故其徒常独有力,而危亭广厦,眺览之娱,莫不为其所先也。夫以有唐之盛,穷天下之富,建宫于此,随而废没,而杜甫乃其时人,过之且有悲伤之感,至或形于歌诗。

独寺僧之徒,更相传而不息,迄于今而尚存,则虽天下之力,亦有屈于此欤?以太宗之贤,致治之美,宜其愈久而弥传也;今问诸遗老,无所称道。而彼玄奘者,特一浮屠耳;然说者至为荒怪难知之语,以增大其事。

岂人之情常乐于放僻,而易忘于中正哉?又岂物之盛衰废兴亦各有时,而此特其盛时也欤?斯可为之叹息也。若夫太宗之贤,天下之力,犹不能长有此也,则吾曹可以一寓目而足矣,又何必以不久留为恨哉。

然荒崖穷谷之崎危,废宫颓址之萧条,虽累岁月,未尝有一二人游焉,而余与六人者同时而来,亦可谓之盛哉!六人者:余兄子坚、弟山径,与太原石继和公美,河东郎几康伯,温陵陈说君豫,西河冀上之冠卿也。壬申,荧阳张缗记。

译文 由宜君县向西南走四十里,有山夹道而来,这就是玉华山。山的南面叫野火谷,那里有常年燃烧的山石,远远望上去(山上)如同有炊烟,但没有人知道它来自哪里。

野火谷的西面叫凤凰谷,就是唐朝建造宫殿的旧地。现在连一小段墙一片瓦也没有保存下来,经过那儿看,只见都是野田荒草,长满了荆棘。

凤凰谷的西面叫珊瑚谷,大概曾经有正殿以外的宫殿在那儿。珊瑚谷的北面叫兰芝谷。

兰芝谷的中间有块高而险峻的天然岩石,下面有人工开凿的石室,可容纳数十人,有瀑布从高处垂落,就像从天而降的大雨;有十八棵松树环绕在岩石的周围,松树都生长在石头上,差不多有十八丈高,端正得像立着的笔。它的西南方向有石崖叫驻銮,我们刚进去的时候,看到双壁高耸直立,如同削石而成,到了那个地方一看,就像看到瓮一样。

旁边有泉水飞泻而下,有的像悬挂的瀑布,有的像喷洒的珍珠,它的名字叫水帘。稍微向北,有崖与泉,也像这样只是规模稍小点。

治平三年夏五月丁巳日,我和六个人一同来游玩,就一起坐在松树遮蔽下的石上,听泉声并品饮泉水。不久,游览前代的宫殿而流连忘返,向田间老人询问旧事。

兴致很浓闹嚷嚷的不想回去,但我与这六人,有的居官守职 ,有的因为有事牵制,那情势不能久留,就住了一夜离开了。但是,大家互相瞅着都有不满足的神色。

我对他们说:欣赏山林泉石的乐趣,奇特壮美的景观,经常在那些荒远偏僻、人迹罕至的地方,然而因为人迹罕至,所以一定被云游的和尚、求仙的术士以及隐士一类人占据并享有。但是隐士知道这些地方优美并喜欢它们,而他们的能力不足以经营这些地方,只有佛教和道教的学说、教义足以打动人心,所以他们的信徒经常独来独往并且有勇力,因而这些耸立的亭子、宽广的大厦(的建造),登高览胜的快乐(的享受),没有不被他们抢先的。

凭借唐朝的强盛,耗尽天下的财富,在此修造宫殿,随后就废弃湮没了,而杜甫就是那个时代的人,经过那儿尚且有悲伤之感,以致用诗歌表现出来。唯独寺里的和尚这类人,交替相传而不停息,直到现在还留存下来,(这样看来)即使拥有整个天下力量的帝王,也有不如这些和尚的地方么?凭借唐太宗的贤能,使国家达到太平盛世的美好境况,(他的事迹)应该时间过得越长而流传得越久;现在向老人询问太宗的政绩与往事,却没有听到什么赞扬的话。

而玄奘只是一个和尚罢了,但是讲述玄奘故事的人甚至用荒诞怪异的话,来夸大他的事。难道喜欢放诞偏邪是人之常情,而容易忘记中正之道吗?又难道事物的盛衰兴废也各有它的时运,而这段岁月只是佛教的兴盛时代么?这真值得为此叹息啊。

像唐太宗这样贤能,拥有天下的能力,尚且不能长期拥有这些,那么我们这些人可以看一眼就满足了,又何必因为不能长久地留在这儿而遗憾呢?但是荒凉幽深险峻的崖谷,废弃倒塌萧条的宫殿遗址,虽然过了很多年,没有一两人来这里游玩,而我与六人同时而来,也可称得上是盛事了。

4. 文言文《岳阳记行》袁宗道 译文

从石首到岳阳,湘江水像明镜一样,山峰像青色田螺一样,我们在船中透过窗户怎么也看不够。最奇特的是墨山延绵只有三十里,船走了两天,总共二百多里,还在山下盘旋。太阳早上从山上升起,傍晚落下,早晚霞光都辉映一处。只因为江水在山中环绕,所以船绕着山行驶,虽然走得很快,却只觉得慢啊。

过了岳阳,我们正要游览洞庭湖,被大风所滞留。我的小弟小修作了《诅柳秀才文》一文,文中多玩笑话。傍晚,风很大,击打的波浪如雪一样白,靠近岸边的湖水都成了白沫,船几乎翻了。小弟说:“这不是柳秀才在报复我们吗?”我笑着说:“兄弟之间开玩笑,是经常的事。”因此都大笑起来,

第二天天亮,风才停住了。

如果觉得好的话,请收纳,谢谢

5. 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

6. 合江亭记文言文翻译

译文:

长江、沱江从岷江处分开.张若、李冰镇守蜀州,开始筑起土墙来遏制、堵塞大水,后来挖宽沟渠把水导出来,灌溉蜀郡、广州之土地,而蜀郡已富饶.现在成都二水,皆长江、沱江的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四川的东南,就是所说的二江双流.沱旧循南隍,与长江并流向东。

唐人髙骈刚开始开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沟渠.渚者,合江旧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瀬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天的早晨或秋天的傍晚,在(合江亭上)放一壶酒,(边饮边赏),也是一城的美好景观啊。

不久长官请求记下这件事,我认为蜀郡的土地已经成了官渠,不为塘埭以居水,故陂湖汉漾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这(个想法)或许可以书写下来给后人观看,大概因为是两江汇合而有所感慨吧。

原文:

沱江自岷而别.,张若、李冰之守蜀,始作堋以揵①水,而阔.沟以导之,大溉蜀郡、广汉之田,而蜀已富饶。今成都二水,皆江沱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府之东南,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沱旧循南隍,与江并流以东。

唐人髙骈始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瀬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

既而主吏请记其事,余以为蜀田仰成官渎②,不为塘埭③以居水,故陂湖汉漾④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⑤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

作者吕大防

吕大防进士及第,调任冯翊主簿、永寿县令。永寿县没有井,人们要到很远的山谷去汲水,大防巡行近境,得到二泉,打算疏导而使之进入永寿县,因地势高低不平,众人怀疑没有成功的道理。吕大防采用《考工》中的水地置泉法来使之水平,不到十天,果然疏导为渠,百姓依赖,号称“吕公泉”。

吕大防迁任著作佐郎、知青城县。以前,祭田粟米用大斗收进而用公斗放出,获三倍之利,百姓虽然不满,但不敢上诉。吕大防开始均定放出纳进以平均其值,此事转传给宋仁宗,诏令立定法禁,命一路全输送租给官府,用概器给还。青城县外控汶川,与西夏相接。吕大防占据要地设置巡逻,秘密设防,禁止上山砍柴采摘,以严障碍屏蔽。韩绛镇守蜀州,称吕大防有佐辅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入朝暂代盐铁判官。

吕大防身高七尺,眉目秀发,声如洪钟。从小端肃稳重,没有嗜好,经过街市眼睛不斜视,闲居像接待宾客一样。每次朝会,威容仪表敬肃,神宗常常目送他。与大忠及弟弟大临同住,相与切磋论道考礼,弱冠婚姻丧祭全部本于古代,关中地区言《礼》学的当推吕氏。

大防曾为《乡约》说“:凡是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有善行就写在册上,有过失如违背乡约的也写上,三次犯过就实行惩罚,不改过的人绝迹。”

苏轼一次去拜访好友吕大防,恰逢吕大防午睡,苏轼就在客厅里等。但吕大防特能睡,苏轼一下子等了两个时辰,不禁大怒,决定要拿吕大防出出气。终于吕大防起床了,慢吞吞地接待苏东坡。苏轼说:“刚才趁你午睡,我在你客厅转了转,你客厅里的摆设虽然都很不错,但都不如一只有三对眼睛的乌龟。”

吕大防知道苏轼要调侃他,但不知会从哪调侃起,支吾着说:“哪里有三对眼睛的乌龟?”苏轼说:“唐中宗时,有大臣进献乌龟给他,唐中宗就问乌龟若有三对眼睛会有什么好处?大臣回答说,乌龟若有三对眼睛,自然就用三对眼睛睡觉,睡觉的时间自然就比普通乌龟多三倍。”

著名山水游记文言文

1. 体现语言美的文言文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如下

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就象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庭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

2. 关于“美”的诗词、古文、

美,哲学概念,一般指“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一种属性”[1]。汉字“美”是由“羊”和“大”组成,由此而延伸出其它美的含义。但是各个时代或者民族对于美的定义是不同的。在甲骨文中,美写作戴羽毛头饰的妇女,与“每”同源,都表示漂亮、好看的意思。《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谓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鲁迅先生曾经把“美”解释成“戴帽子的太太”。钱钟书曾引了伏尔泰一段话:“何谓美?询之雄蛤蟆,必答曰‘雌蛤蟆是也’。”

专门用来研究美的学科是美学,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美的哲学定义: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们在密切接触具体事物,受其 *** 和影响产生了愉悦和满足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美不能够离开具体事物单独存在。《道德经》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 关于身边的美的文言文

沈复的《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4. 形容女子长得很漂亮,用文言文怎么说

1、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翻译:体态轻盈柔美象受惊后翩翩飞起的鸿雁,身体健美柔曲象腾空嬉戏的游龙;容颜鲜明光彩象秋天盛开的菊花,青春华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

2、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翻译:在明亮的丹唇里洁白的牙齿鲜明呈现;晶亮动人的眼眸顾盼多姿,两只美丽的酒窝儿隐现在脸颊。

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翻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

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翻译:宛如出清水的芙蓉,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

5、回眸一笑百媚生。——白居易《长恨歌》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

5. 求与美有关的古文、文言文和名言警句

一、“五色令人目盲”: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主要 是依据他的朴素辩证理论,一般地讨论作为艺术美鉴赏对象的“五色”、“五音”, 如果变成了过分的感官享受和毫无节制的满足,就会失去鉴赏艺术美的初衷,甚至 会失去其审美价值,而成为一种事与愿违、伤害身心的精神负担和审美“灾害”。

老子的美学观,与其哲学观中“道”的学说和政治观中的“无为”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他认为凡是那种“服文采、带利剑”(五十三章)之美,就和一切有为的东西一样,只能对人有害,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十二章),都是说“有为”之美必然损害人的本性。在老子看来,真正的美不在声色、富贵等外在的东西,而只能是自然本身,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之道才能体现。这样的美,就表现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即是说,最完美的音乐是从没有声音处听到的,最美好的形象是从没有形象处显现的;一旦有了具体的声音、形象,反而破坏了自然的完美。这就是合乎“道”的美。老子的这些见解,接触到审美的境界问题,揭示出审美活动中一种超越对艺术的简单感知的审美体验,开了中国古代美学追求“自然”、“真美”、“意在言外”、“全声之美”等理论的先声,也奠定了与儒家美学双峰对峙的道家美学的基础。

二、“乐由心生”:

《乐记》中对音乐的本质有着精辟的论述,肯定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它认为:

“凡音而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荀子有《乐论》一书,可相印证。

以上都是可以各看到一个系统的,下面是些散句:

1、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史记·吴太伯世家》“

2、美,甘也。——《说文》

3、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龚自珍《病梅馆记》

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

5、钟嵘的《诗品》也从诗的角度系统地论述美。他反对人为的声律,提倡自然声律,保持诗歌的自然美。其“自然英旨”指的是自然精美,也就是真美。

6、

7、

8、

9、

人之美是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不可忽也,。

6. 求一个讲做事情追求完美的文言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本文以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这件小事,说明了"熟能生巧"这个普通的道理。

7. 求优美的诗词,文言文

00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002、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00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00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00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佚名《凤求凰琴歌》00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00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三五七言》00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00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曹植《明月上高楼》0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纳兰性德《虞美人》0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0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0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 -陈衡恪《题春绮遗像》0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台湾竹枝词》0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0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0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01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0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0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0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0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0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024、相思 *** 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0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0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0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0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0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030、十年生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0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佚名《诗经唐风绸缪》0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0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0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 -文廷式《蝶恋花》0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曹雪芹《枉凝眉》036、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0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0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0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0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0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0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0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0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0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0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0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048、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聂胜琼《鹧鸪天》04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柳永《昼夜乐》05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0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席慕蓉《印记》0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0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相思曲》0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05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0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0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0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0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0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0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0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0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终身误》0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周邦彦。

8. 一首很美的古文

年代:魏晋

作者:曹丕

作品:秋胡行

内容: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寄言飞鸟,告余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

乃在大诲隅。灵若道言,贻尔明珠。

企予望之,步立踟蹰。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清晨就与佳人约好相会,天已经傍晚,佳人还没有到来。美味佳肴无心品尝,玉液琼浆停杯不饮。飞鸟呀,请你捎个口信,说我无着无落,无可奈何。俯身折下兰花,举头用桂枝结成花环。佳人未在身边,做这些干什么用呢。佳人呀,你在哪里?在那遥远的大海边。我要告诉你,送给你夜眀之珠。翘首企盼,徘徊不定。佳人不来,到底我该怎么办呢?

作品注释

注释:

《秋胡行》属乐府《相和歌.清调曲》。古辞原意是歌颂秋胡妻的贞烈。

首二句十字直入主旨,点明了整个事件的原委和结果:早晨即与佳人相期,但直至日夕,佳人却终没有来。其痛苦的语调,浓重的失落感顿时笼罩全篇。

至此,读者也许会产生两点疑问:其一,诗中的“佳人”是谁?真是容冶貌美,为魏文曹丕所倾心期的女性?还是他成就大事业所渴思的贤人?其二,佳人为何失约未来?是关山迢递,路远会难?还是另有曲折,中途变卦?有趣的是:这些为读者关心的问题,不知是作者以为不重要,还是

另有隐衷,提不得也,故一起略在诗外只字未提。诗人只是在十六句中,反反复复,絮絮叨叨,极其主观而咏叹调般地倾诉着一个主题,这就是——因佳人失约未来而引起的浓重的失落感。光从字面看,这种失落感和待人不至的焦灼感,似乎是指从早晨与佳人相约开始,到日夕佳人未至这

段时间。其实,朝——夕,仅仅是一种光阴的比喻,时间的象征,即以一天象征一生。由朝至夕,乃指从青少年至垂暮之年的整个人生。在自己的整个一生中,始终有一种不能实现的追求,和由不能实现而带来的巨大而又无法弥补的缺憾感。明白了这一点,“佳人”是男是女,为何失约未

至这些问题,也许确实就无关紧要,可以略去。重要的倒是,诗人是如何组织和表达这一焦急渴心情的,且让我们欣赏一下:

首先是“嘉肴不尝,旨酒停杯”。为思佳人,茶饭无心。连美酒、连嘉肴都懒得动箸一碰,箸在半空,酒碰到唇边,忽然像**来了一个停格。心中涌起的,是追求永远不能实现的深层的失落感。二是“俯折兰英,仰结桂枝”,尽管追求不能实现,但自己并不停止这种追求,故其行也高,

其志也洁。此化用屈原《离骚》和《九歌》中“结幽兰而延伫”,“结桂枝兮延伫”句式,以示自己贮芬芳而待远人。三则是表示愿意跟佳人到天涯海角,并让海神把最宝贵的“明珠”送给她。四是?足眺远,踌躇徘徊,渴念之情,几乎急不可耐。为此,诗人什么办法都想尽了,为诉说自

己的情怀,“飞鸟”也托了,“兰英”也折了,“桂枝”也结了,誓言也发了,尽管“步立踟蹰”、“何得斯须”,渴慕焦急之情片刻都难忍耐,但“佳人”如终没有来。此与首句照应,以种种努力,表明这是一个永恒的绝望。整首诗,如面对亲朋故友,娓娓不倦,反复倾诉自己彻夜难眠

的衷肠;又如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郁结无告,故作一热烈、主观而又偏执的个人内心独白。具有移人情魄的魅力。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说:曹丕诗歌的好处在于“能转能藏”。“转”者,即“变宕不恒”,如《善哉行》(上山采薇)之类,以多重比兴写自己“变宕不恒”的感情流程

“藏”者,即“含蓄无尽”,意味隽永,以舒缓的笔致,缠绵婉约的风格,咏叹调般的形式特点,抒发自己失落的惆怅与郁结不解的“情结”。这种发抒形式,比起他父亲曹操《短歌行》中求贤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一缠绵,一苍凉;一婉约,一慷慨,其

不同如此。

帮忙找古诗、文言文(找到追加100分)

1. 写山水游记的古代文言文有哪些

《蝴蝶泉》 南二里,过第二峡之南,有村当大道之右,曰波罗村。

其西山麓有蝴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至是得土人西指,乃令仆担先趋三塔寺,投何巢阿所栖僧舍,而余独从村南西向望山麓而驰。 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

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

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

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余在粤西三里城,陆参戎即为余言其异,至此又以时早未花。

询土人,或言蝴蝶却其花所变,或言以花形相似,故引类而来,未知孰是。< >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 >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 (原文)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 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登泰山记》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2. 山水游记特色的古文

满井游记 作者: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 写山水游记的古代文言文有哪些

《蝴蝶泉》 南二里,过第二峡之南,有村当大道之右,曰波罗村.其西山麓有蝴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至是得土人西指,乃令仆担先趋三塔寺,投何巢阿所栖僧舍,而余独从村南西向望山麓而驰. 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余在粤西三里城,陆参戎即为余言其异,至此又以时早未花.询土人,或言蝴蝶却其花所变,或言以花形相似,故引类而来,未知孰是.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 (原文)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 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登泰山记》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

4. 求有关于山水游记的文言文短文,有翻译和注释

小石潭记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编辑本段]注释 1从:自,由 。

2.小丘:在小石潭东面。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篁(huáng)竹:竹林。 5.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佩与环都是系在腰上的玉质装饰品。鸣:发出声音。

(倒装句:宾语前置) 6.乐:意动用法,单字翻对……感到乐,句中则译为感到快乐。 7.取:这里指开辟。

8.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9.见:看见 10.水尤清冽 泉水格外清凉。

尤:格外。冽:凉 11.全石以为底:(小石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以为:把……作为(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为:作为 12.近岸:靠近岸的地方。

近,靠近。 岸,岸边. 13.卷石底以出: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卷,弯曲 14.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岩:磐石。 1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青翠的树,翠绿的藤蔓,遮掩摇摆,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6.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7.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好像水都没有)。

18.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在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向下。

布:照映,分布。澈:通假字,现在写作“彻”。

19.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地一动不动。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20.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chù)尔,忽然。

21.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2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斗:像北斗星那样(名词作状语);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

23.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差:交错。 24.不可知:不能够知道。

2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四面都是翠竹,绿树环绕。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悄怆,忧伤的样子。邃,深。

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透。

26.以其境过清: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

清:凄清。 27.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题完字便离开了。

居:停留。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

去:离开。 28.吴武陵:信州(今重庆奉节一带)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因罪贬官永州,与作者友善。

29.龚古:作者朋友。 30.宗玄:作者的堂弟 31.隶而从者:跟着同去的。

隶:跟随。而:表并列。

从:跟随,动词。 32.小生:年轻人。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33.伐:砍 34.道:小路 35.尤:格外 36.清:清澈 37.洌: 清澈 38.以:而 39.为:成为 40.卷:弯曲 41.以:因此 42.为:成为 43.翠蔓:翠绿的藤蔓 44.差:不齐 45.下:到 46.澈:澄澈 47.乐:玩乐 48.西南:向西南 49.明灭:时隐时现 50.可:大约 51.环:环绕 52.寂寥:静悄悄的样子 [编辑本段]译文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来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像玉佩玉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里对此感到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道路,向下走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成为小岛屿,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小石垒,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有时呆呆地一动也不动;有时却忽然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在与游人相互嬉戏。

向水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我们坐在水潭旁边,四面有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空寥,没有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久地停留,于是我记下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

同游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一起去的有姓崔的两兄弟,一个恕己,另一个奉壹。

5. 有哪些写“山水游记”的古代文言文

1.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 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2.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3. 《登泰山记》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4.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5.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夏完淳

作品:别云间

内容: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赵翼全集

论诗(一)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论诗(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三)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论诗(四)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论诗(五)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乙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大道之行也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我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繇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爱 莲 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